更多服务
景德镇陶瓷霸业之王者联盟
来源:景德镇陶瓷网 日期:2019-09-09 浏览

青花为景德镇和中国瓷器一举奠定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,但是景德镇和中国瓷器的成就,却远不止青花。自从成为官窑重地,只要朝廷运作正常,景德镇几乎便不会缺乏资源(包括钱、人才和政策等),于是,在元、明、清这三朝七百年间,华丽的瓷种相继面世,仿佛一代又一代的无冕王者,彼此血缘相近,却各自创造出成就高峰,难分高下。从宏观角度来看,其他国家的瓷器,或偶有佳作,但形单影只,便难成气候;唯有中国瓷器以全系列形式推出,其成员分则独领风骚,合则互相辉映,有如一个强大联盟,才能做到让全球所折服。

1.釉里红(鼎盛期:明·洪武)


釉里红色泽深沉,火候要求极高,霸气十足,与明太祖可谓绝配。

青花是一次入窑的制作而成的,与之做法相似的,只有釉里红。但是釉里红的火候控制,比起青花难上N倍,因为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,工匠要在摄氏1300度的窑内把温度误差控制在10度之间,太低了不够红,太高了红便挥发掉。因此,釉里红很难找到烧得好的,当年只有明太祖因为个人喜好而不惜工本大力烧制(明太祖出身红巾军,年号洪武,大概认为红色旺他)。虽然之前的元朝有少量传世,日后的康乾盛世也有制作,但最能够把它与皇帝匹配上的,只有洪武时代。而日后由于二次入窑技术的出现,釉里红亦渐渐被其他烧制方法取代。

2.五彩(鼎盛期:明·嘉靖、万历)


万历为五彩的辉煌时代,至今仍留下不少宫廷佳作。

五彩是对于中国瓷器的重要性,有点像电视从黑白走向彩色。在五彩出现以前,绘画瓷都是一个颜色的,但五彩的出现,打破了此一界限。工匠在制作五彩时,克服了一次入窑的问题,不再框死自己,把烧胚和绘画一次过完成,而是可以先入窑把瓷胚烧一遍,拿出来在釉上绘画后,再放入窑烧第二遍,成品的颜色不但更易掌握,变化亦更多。五彩与青花几乎同时出现,但一直占不了上风,要过了几乎两百年,到了明代嘉靖、万历时候,才大量生产起来。中国人的数字一向不准,这个“五字”没有特指那五种色,而是指一种运色之法,上一篇讲过的红绿彩,便应归入其下,而日后康熙出现的“素三彩”,亦同样是其支流。

3.斗彩(鼎盛期:明·成化;清·雍正)


成化斗彩以体积细小的鸡缸杯和天字罐见称,两者在市面己经几乎绝迹。

斗彩与五彩非常相似,初学者几乎无法分辨,而即使是有经验者,如果单看图片,有时候也会混淆。斗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,五彩艳俗,斗彩娇媚,看起来更柔和,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,普遍较为容易接受。明代斗彩之最,要数成化年间的“鸡缸杯”和“天字罐”,按古籍记载,一双小小的杯子,传到孙子万历手上,也要他十万钱,而到了今天,要找真正的成化鸡缸杯(后来仿制的不算),动辄上千万,甚至有钱也买不了。清朝的雍正皇帝,品味相当高,他所做的斗彩,质素亦当数清朝之最。

4.珐琅彩(鼎盛期:清·乾隆)


乾隆珐琅彩高贵华丽,一直为当今人们所追捧。

珐琅彩是西洋传教士带来的礼物。欧洲利用珐琅彩作画历史悠久,优点是表现力强,颜色亮丽。珐琅的着色体主要是金属,所以金属胎珐琅可以说是纯粹的进口技术;但是,把珐琅彩用上瓷器,难度比起在金属上大大提高,因为瓷土比金属脆弱,而瓷土和珐琅彩的受热程度又不同,烧制难度极大,成本又高,非常折磨工匠,因此懂做的人很少,直到民国初年,故宫解禁,一般人才恍然大悟有此一品种。如此高难度的制作,只有人力物力至臻巅峰的乾隆年代才堪负担。在坊间流传中,珐琅彩又称“古月轩”,由于“古”、“月”成“胡”,许多人便怀疑珐琅彩乃西洋画家郎世宁的创作,事实上,学界一直认为此乃空穴来风,查无实据之言,很可能是古董商穿凿附会,抬高价格之言。

5.粉彩(鼎盛期:清‧嘉庆、道光、同治、光绪)


大雅斋瓷器很好认,主要以粉黄或粉绿为地,当眼位置有“大雅斋”和“天地一家春”字样。

乾隆晚期开始,朝廷开始没有钱和技术去做瓷胎珐琅,但是皇帝又要享受,于是,宫内的工匠开始动脑筋,要找成本较低又有相似效果的材料,终于,他们发明了粉彩。从诞生的一刻开始,粉彩的使命就是珐琅彩的代替品,于是在嘉、道年间,我们看到它崭露头角;但由于占有成本优势,粉彩经历几十年的制作,量质大大提升,最后更熬出头来,成为唯一可以取青花而代之的瓷种。而这个年代,与其说是同治、光绪年间,不如说是这两位皇帝背后的女人——慈禧在发功。慈禧为了提升自己和皇帝的生活质量,下旨烧制了一批名为“大雅斋”的瓷品,为粉彩中的极品,作为颐和园和紫禁城之用。至今仍然是拍卖场和博物馆的珍品。

中国的瓷器不胜其多,要逐一细数解释,多少本专著都不够。这一次透过景德镇为引,纵贯多个时空,横通各项品种,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些基本概念。这几篇文章挂一漏万,忽略了很多值得提及的项目,譬如颜色釉、龙泉窑、德化窑等,只能留待日后再作探讨。下一期,我们即将展开新的探索,介绍另一种不可不知的艺术品种。请各位继续留意!